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77

孟三的追问在门外响起:“窦公公,那还要不要叫人去追啊?”

窦太监道:“唉,不是说过了吗?不追了,别惹王爷心烦了。”

屋里的沂王紧紧地皱紧了眉。

作者有话说:

小铃子优点:隐藏的包打听,出色的孟三接班人

缺点:敌我不分

淮安府。

劈啪、劈啪……

爆竹声中, 一家新的点心铺子香远斋开业了。

门脸不大,售卖的品种也不算多, 但收拾地极为干净整洁, 难得还有两分雅致,五色应季糕点粉的粉,青的青, 门前免费提供的一桶酸梅汤也色如琥珀, 令人望之口角生津。

生意极好,半天功夫就卖光了。

中肯地说,倒不是初来乍到的掌柜有多么出色的经营手段,一下子就能将名气打出去,主要是碰见了一个买卖的大户。

淮安府府治山阳,山阳县衙户房掌事的朱典吏。

兰宜开铺子的手续就是寻他办的, 本来还准备了打点的银钱, 朱典吏分文没取,一天之内将文书办齐, 亲自送到香远斋来。

表面上看,这真是一个两袖清风、爱民如子的好吏,实则朱典吏另有所求。

朱典吏今年三十三岁, 正当壮年, 不幸丧妻, 因在衙门做事,眼光养得高了,挑续弦挑了两三年, 没得一个中意, 直到看见了兰宜。

朱典吏以为是天赐良缘, 又云有缘千里来相会。

兰宜在山阳落户的文书, 也是他经的手,不过当时还未吐露其意,等前后都打听明白了,确定了这是一个因不能生育受夫家嫌弃、被休回来娘家不肯收留、只得去投靠远亲又因病不得不在半途停留的无主美妇人,朱典吏的心思就完全活动了。

他也不遮掩了,直接上门示好。

——所谓远亲还远在湖州,哪里那么容易寻到,就算寻到了,焉知人家肯不肯收留?不如顺应天意,就在此地再嫁与他,从此免受流离之苦。他已有一子,并不在乎续娶的妻子能不能生育。

这些是朱典吏连续三天大手笔买空香远斋后,就近从衙门里抓了个官媒遣上门来说的。

兰宜自然婉拒了。

官媒不死心,说:“陆娘子,老身看得出你脸皮薄,只怕有些害臊,不好意思就答应,你好好考虑考虑,过几天我再来。”

她站起来,这样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